查看原文
其他

聂晓葵: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回归立德树人本位 全力构建教育发展新生态


编者按

为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精神和我省“两清单一安排”要求,营造抓改革、促发展的浓厚氛围,推动我省教育评价改革落实落地,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织开展了“教育评价改革大家谈”,邀请各地各校领导和专家学者就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谈认识、谈进展、谈打算。


今天小编带来中共萍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聂晓葵的见解,一起来看↓↓↓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  回归立德树人本位

全力构建教育发展新生态

中共萍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聂晓葵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决定学校办学和教育实践导向,是整个教育改革的“龙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202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是我国第一个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从党委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五个层面进行系统部署,引导全党全社会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促进教育评价回归立德树人本位,为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战略价值。

教育评价是教育治理的核心内容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直接反映教育方针政策的价值取向,决定教育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塑造教育管理、学校办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行为模式,影响全社会的教育观念和家庭的教育选择,涵养新时代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近年来,萍乡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抓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重要机遇,奋力推进“五区”建设,打造“最美转型城市”,以勇当教育改革发展“排头兵”的姿态,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突破口,以教育治理能力为主抓手,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总目标,系统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力构建教育发展新生态,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提供强有力支撑。

一、聚焦目标抓贯彻,始终把牢教育正确发展方向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功能是“育人”,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就是要回归教育本质,将育人功能放在首要位置,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检验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认真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促使教育以人为本。

一是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教育事业首先是党的事业。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全市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深刻把握教育工作的政治属性、宗旨方向和目标任务,把党的教育方针全方位的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生命线紧紧抓在手上,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以坚定不移的战略定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是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在教育系统干部选任考核、重要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安排等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坚决杜绝短视行为和功利化倾向,切实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促进高校毕业生平等就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各级各类学校要在资源配置、评优评先、考试招生等方面突出立德树人这一关键任务,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不再简单通过“帽子”、头衔评价人才,或以分数、排名考核教师、评价学生,促进教师潜心育人、学生全面发展。

三是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学校立身之本。要不断增强思政工作的时代感和实效性,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学生干部三支力量,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要持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力推进红色文化教育,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要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为标准来评价教育,切实把立德树人成效内化到学校建设和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

二、聚焦重点抓推进,全面夯实教育可持续发展基础

《总体方案》从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教育突出问题入手,充分考虑不同主体、不同学段、不同类型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总体目标、改革思路、实施路径和落实举措,作出精准政策设计,充分发挥教育评价指挥棒作用,破立结合、同步发力,推动教育领域各环节、各要素深化改革,系统构建科学合理、符合教育内在逻辑、顺应新时代高质量教育发展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机制,为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全面深化育人方式和办学模式改革。《总体方案》针对各级各类教育制定了阶段性发展目标,建立了多维度综合评价体系:学前教育主抓科学保教、规范办园、克服小学化倾向等;义务教育主抓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营造和谐育人环境等;普通高中教育主抓办学质量标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学资源优化配置、规范招生办学行为等;职业教育主抓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高等教育主抓本科教育教学评估、高层次人才培养、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国际交流合作评价等。全市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突出重点、分类施策、集中攻坚,在变革育人方式和办学模式上出实招、见实效,有力推动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二是全力推动教育评价的科学转向。《总体方案》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积极推动教育评价的三个重要转向:由对考试分数的单一评价转向对综合素质的多元评价、由只看成绩的终结性评价转向重视发展的过程性评价、由学校单向的平面性评价转向社会多方参与的立体性评价。全市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在校生活学习质量,抓实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采取有力举措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绝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德行成长、身心健康和综合发展能力为代价去片面追求升学率,形成错误的教育政绩观。

三是着力完善清单落实机制。《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党委政府的教育履职清单,详细列出了“三不得一严禁”的刚性要求和依法依规问责追责的情形规定,从更高层面立起了标准,划出了红线。省两办印发的《江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两清单一安排”》,全面贯彻《总体方案》精神,既对标对表又细化实化,既试点先行又稳步推进,既分工负责又协同攻坚,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全市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强化正向引导和反向约束,对“正面清单”所列出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对标对表抓好落实;同时强化底线思维,对“负面清单”中提到的各种不良现象做到“零容忍”。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各改革主体之间的沟通协调,构建社会“大系统”与学校“小系统”紧密衔接、内外联动、协同推进、科学高效的治理机制,推动教育评价改革与中央、省委关于教育的类型定位高度契合、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一体融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教育治理新格局。

三、聚焦问题抓统筹,持续推动教育评价改革任务落实落地

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标志着教育政绩观的深刻转型,是整个教育评价改革的基础和关键。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持续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教育评价在标定教育改革方向、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使命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实现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领导和综合评价全覆盖,形成全党全社会自觉拥护改革、积极支持改革、扎实推动改革的良好氛围,真正将教育评价改革落到实处。

一是坚决扛起主体责任。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将把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把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保障教育经费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下苦功夫,确保党领导教育体系持续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充分体现、财政资金投入更加倾斜、公共资源始终优先配置,努力建好每一所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重要作用,推动党委政府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建立健全主要领导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为师生上思政课、联系学校和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制度,全面把脉教育评价改革,研究部署、统筹推进、督促落实重大教育改革事项。

二是全面加强督导考核。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将加大对下级党委、政府的教育履职考核监督力度,通过开展督政、督学、评估监测,发挥教育督导在评价改革中的催生作用,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在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学校教育管理、招生考试录取、教师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我们还将建立健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重大教育决策部署年度跟踪评价考核制度,重点评价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职业教育适应性、教育改革推进力度、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等事项,对改革任务执行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不强的,依法依规严肃问责。

三是切实凝聚改革合力。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统一思想、同向而行、同步发力,推动改革落在基层。我们将着力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不断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将改革任务细化落实到各系统、各领域、各环节。同时加大对科学教育理念和评价改革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及时总结推广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扩大改革的辐射面和影响力,不断增进社会共识,合理引导改革预期,为推动教育评价改革落实落地营造积极向上的思想氛围和舆论环境。

四、聚焦结果抓落实,不断提升教育改革惠民实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必须坚持教育公益属性,强化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加快补齐教育发展的短板弱项,进一步完善现代教育制度体系,全力提升教育管理服务效能,提高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是坚持把公平作为教育政策规划的基本导向。我们将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推动教育工作时必须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平衡好公平与效率,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统筹兼顾好各方面利益,在分配教育资金、配置教育资源时对落后地区、薄弱学校、弱势群体予以适当倾斜,全力缩小城乡、区域、校际、普职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注重多元化特色发展,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全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政策配套和教育资源供给。

二是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教育问题。我们将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全力抓好教育民生项目和教师队伍建设,针对“择校热”“大班额”“校外培训乱象”“中小学生负担重”等热点难点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教育资源优化布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课后服务优化提升等工作力度,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综合素质评价标准,探索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机制,解决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全力打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三是全面推动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抓好基础教育优质均衡、职业教育提质赋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等重点工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好教育治理,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横向上实现各种类型教育资源的联通拓展,纵向上实现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充分发挥教育评价指挥棒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和受益面,逐步形成充满活力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全面推动实现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来源:萍乡市教育局


周创兵:聚焦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探索建立特色教育评价体系

黄路生:构建科学教育评价体系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龙和南:解放思想 凝心聚力 推动构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大格局

邓辉:坚持破立并举  扎实推进高校教育评价改革

刘朝阳:做好教育评价改革文章 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孙占学:深入推进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务求实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